正義。括地志云。「天齊池在靑州臨淄縣東南十五里。封禪書云『齊之所以為齊者、以天齊也』。」
太公望呂尚者、東海上人。一其先祖嘗為四嶽、佐禹平水土甚有功。虞夏之際封於呂、二或封於申、三姓姜氏。夏商之時、申、呂或封枝庶子孫、或為庶人、尚其後苗裔也。本姓姜氏、從其封姓、故曰呂尚。
一集解。呂氏春秋曰。「東夷之土。」 索隱。譙周曰。「姓姜、名牙。炎帝之裔、伯夷之後、掌四岳有功、封之於呂、子孫從其封姓、尚其後也。」按。後文王得之渭濱、云「吾先君太公望子久矣」、故號太公望。蓋牙是字、尚是其名、後武王號為師尚父也。
二集解。徐廣曰。「呂在南陽宛縣西。」
三索隱。地理志申在南陽宛縣、申伯國也。呂亦在宛縣之西也。
呂尚蓋嘗窮困、年老矣、一以漁釣奸周西伯。二西伯將出獵、卜之、曰「所獲非龍非彲、三非虎非羆。所獲霸王之輔」。於是周西伯獵、果遇太公於渭之陽、與語大說、曰。「自吾先君太公曰『當有聖人適周、周以興』。子眞是邪。吾太公望子久矣。」故號之曰「太公望」、載與俱歸、立為師。
一索隱。譙周曰。「呂望嘗屠牛於朝歌、賣飲於孟津。」
二正義。奸音干。括地志云。「茲泉水源出岐州岐山縣西南凡谷。呂氏春秋云『太公釣於茲泉、遇文王』。酈元云『磻磎中有泉、謂之茲泉。泉水潭積、自成淵渚、卽太公釣處、今人謂之凡谷。石壁深高、幽篁邃密、林澤秀阻、人跡罕及。東南隅有石室、蓋太公所居也。水次有磻石可釣處、卽太公垂釣之所。其投竿跪餌、兩膝遺跡猶存、是有磻磎之稱也。其水淸泠神異、北流十二里注于渭』。說苑云『呂望年七十釣于渭渚、三日三夜魚無食者、望卽忿、脫其衣冠。上有農人者、古之異人、謂望曰。「子姑復釣、必細其綸、芳其餌、徐徐而投、無令魚駭。」望如其言、初下得鮒、次得鯉。刺魚腹得書、書文曰「呂望封於齊」。望知其異』。」
三集解。徐廣曰。「敕知反。」 索隱。徐廣音敕知反、餘本亦作「螭」字。
或曰、太公博聞、嘗事紂。紂無道、去之。游說諸侯、無所遇、而卒西歸周西伯。或曰、呂尚處士、隱海濱。周西伯拘羑里、散宜生、閎夭素知而招呂尚。呂尚亦曰「吾聞西伯賢、又善養老、盍往焉」。三人者為西伯求美女奇物、獻之於紂、以贖西伯。西伯得以出、反國。言呂尚所以事周雖異、然要之為文武師。
周西伯昌之脫羑里歸、與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政、其事多兵權與奇計、一故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。周西伯政平、及斷虞芮之訟、而詩人稱西伯受命曰文王。伐崇、密須、二犬夷、大作豐邑。天下三分、其二歸周者、太公之謀計居多。
一正義。六韜云。「武王問太公曰。『律之音聲、可以知三軍之消息乎。』太公曰。『深哉王之問也。夫律管十二、其要有五。宮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、此其正聲也、萬代不易。五行之神、道之常也、可以知敵。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、各以其勝攻之。其法、以天淸靜無陰雲風雨、夜半遣輕騎往、至敵人之壘九百步、偏持律管橫耳大呼驚之、有聲應管、其來甚微。角管聲應、當以白虎。徵管聲應、當以玄武。商管聲應、當以句陳。五管盡不應、無有商聲、當以靑龍。此五行之府、佐勝之徵、(陰)〔成〕敗之機也。』」
二索隱。按。郡國志在東郡廩丘縣北、今曰顧城。密須、姞姓、在河南密縣東、故密城是也。與安定姬姓密國別也。
文王崩、武王卽位。九年、欲修文王業、東伐以觀諸侯集否。師行、師尚父一左杖黃鉞、右把白旄以誓、曰。「蒼兕蒼兕、二總爾衆庶、與爾舟楫、後至者斬。」遂至盟津。諸侯不期而會者八百諸侯。諸侯皆曰。「紂可伐也。」武王曰。「未可。」還師、與太公作此太誓。
一集解。劉向別錄曰。「師之、尚之、父之、故曰師尚父。父亦男子之美號也。」
二索隱。亦有本作「蒼雉」。按。馬融曰「蒼兕、主舟楫官名」。又王充曰「蒼兕者、水獸、九頭」。今誓衆、令急濟、故言蒼兕以懼之。然此文上下並今文泰誓也。
居二年、紂殺王子比干、囚箕子。武王將伐紂、卜龜兆、不吉、風雨暴至。羣公盡懼、唯太公彊之勸武王、武王於是遂行。十一年一正月甲子、誓於牧野、伐商紂。紂師敗績。紂反走、登鹿臺、遂追斬紂。明日、武王立于社、羣公奉明水、二衞康叔封布采席、三師尚父牽牲、史佚策祝、以告神討紂之罪。散鹿臺之錢、發鉅橋之粟、以振貧民。封比干墓、釋箕子囚。遷九鼎、脩周政、與天下更始。師尚父謀居多。
一集解。徐廣曰。「一作『三年』。」
二索隱。周本紀毛叔鄭奉明水也。
三索隱。周本紀衞康叔封布茲。茲是席、故此亦云采席也。
於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、封師尚父於齊營丘。一東就國、道宿行遲。逆旅之人曰。「吾聞時難得而易失。客寢甚安、殆非就國者也。」太公聞之、夜衣而行、犂明至國。二萊侯來伐、與之爭營丘。營丘邊萊。萊人、夷也、會紂之亂而周初定、未能集遠方、是以與太公爭國。
一正義。括地志云。「營丘在靑州臨淄北百步外城中。」
二索隱。犂音里奚反。犂猶比也。一云犂猶遲也。
太公至國、脩政、因其俗、簡其禮、通商工之業、便魚鹽之利、而人民多歸齊、齊為大國。及周成王少時、管蔡作亂、淮夷一畔周、乃使召康公二命太公曰。「東至海、西至河、南至穆陵、北至無棣、三五侯九伯、實得征之。」四齊由此得征伐、為大國。都營丘。
一正義。孔安國云。「淮浦之夷、徐州之戎。」
二集解。服虔曰召公奭。
三集解。服虔曰。「是皆太公始受封土地疆境所至也。」 索隱。舊說穆陵在會稽、非也。按。今淮南有故穆陵門、是楚之境。無棣在遼西孤竹。服虔以為太公受封境界所至、不然也、蓋言其征伐所至之域也。
四集解。杜預曰。「五等諸侯、九州之伯、皆得征討其罪也。」
蓋太公之卒百有餘年、一子丁公呂伋二立。丁公卒、子乙公得立。乙公卒、子癸公慈母三立。癸公卒、子哀公不辰四立。
一集解。禮記曰。「太公封於營丘、比及五世、皆反葬於周。」鄭玄曰。「太公受封、留為太師、死葬於周。五世之後乃葬齊。」皇覽曰。「呂尚冢在臨菑縣城南、去縣十里。」。
二集解。徐廣曰。「一作『及』。」 正義。謚法述義不克曰丁。
三索隱。系本作「庮公慈母」。譙周亦曰「祭公慈母」也。
四索隱。系本作「不臣」。譙周亦作「不辰」。宋忠曰。「哀公荒淫田游、國史作還詩以刺之也。」
哀公時、紀侯譖之周、周烹哀公一而立其弟靜、是為胡公。二胡公徙都薄姑、三而當周夷王之時。
一集解。徐廣曰周夷王。
二正義。謚法彌年壽考曰胡。
三正義。括地志云。「薄姑城在靑州博昌縣東北六十里。」
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怨胡公、乃與其黨率營丘人襲攻殺胡公而自立、一是為獻公。獻公元年、盡逐胡公子、因徙薄姑都、治臨菑。
一索隱。宋忠曰。「其黨周馬繻人將胡公於貝水殺之、而山自立也。」
九年、獻公卒、子武公壽立。武公九年、周厲王出奔、居彘一。十年、王室亂、大臣行政、號曰「共和」。二十四年、周宣王初立。
一正義。直厲反。括地志云。「晉州霍邑縣也。」鄭玄云。「霍山在彘、本秦時霍伯國。」
二十六年、武公卒、子厲公無忌立。厲公暴虐、故胡公子復入齊、齊人欲立之、乃與攻殺厲公。胡公子亦戰死。齊人乃立厲公子赤為君、是為文公、而誅殺厲公者七十人。
文公十二年卒、子成公脫一立。成公九年卒、子莊公購立。
一索隱。系本及譙周皆作「說」。
莊公二十四年、犬戎殺幽王、周東徙雒。秦始列為諸侯。五十六年、晉弒其君昭侯。
六十四年、莊公卒、子釐公祿甫立。
釐公九年、魯隱公初立。十九年、魯桓公弒其兄隱公而自立為君。
二十五年、北戎伐齊。鄭使太子忽來救齊、齊欲妻之。忽曰。「鄭小齊大、非我敵。」遂辭之。
三十二年、釐公同母弟夷仲年死。其子曰公孫無知、釐公愛之、令其秩服奉養比太子。
三十三年、釐公卒、太子諸兒立、是為襄公。
襄公元年、始為太子時、嘗與無知鬭、及立、絀無知秩服、無知怨。
四年、魯桓公與夫人如齊。齊襄公故嘗私通魯夫人。魯夫人者、襄公女弟也、自釐公時嫁為魯桓公婦、及桓公來而襄公復通焉。魯桓公知之、怒夫人、夫人以告齊襄公。齊襄公與魯君飲、醉之、使力士彭生抱上魯君車、因拉殺魯桓公、一桓公下車則死矣。魯人以為讓、二而齊襄公殺彭生以謝魯。
一集解。公羊傳曰。「搚幹而殺之。」何休曰。「搚、折聲也。」 正義。拉音力合反。
二索隱。讓猶責也。
八年、伐紀、紀遷去其邑。一
一集解。徐廣曰。「年表云去其都邑。」 索隱。按。春秋莊四年「紀侯大去其國」、左傳云「違齊難」是也。
十二年、初、襄公使連稱、管至父戍葵丘、一瓜時而往、及瓜而代。二往戍一歲、卒瓜時而公弗為發代。或為請代、公弗許。故此二人怒、因公孫無知謀作亂。連稱有從妹在公宮、無寵、三使之閒襄公、四曰「事成以女為無知夫人」。冬十二月、襄公游姑棼、五遂獵沛丘。六見彘、從者曰「彭生」。七公怒、射之、彘人立而啼。公懼、墜車傷足、失屨。反而鞭主屨者茀八三百。茀出宮。而無知、連稱、管至父等聞公傷、乃遂率其衆襲宮。逢主屨茀、茀曰。「且無入驚宮、驚宮未易入也。」無知弗信、茀示之創、九乃信之。待宮外、令茀先入。茀先入、卽匿襄公戶閒。良久、無知等恐、遂入宮。茀反與宮中及公之幸臣攻無知等、不勝、皆死。無知入宮、求公不得。或見人足於戶閒、發視、乃襄公、遂弒之、而無知自立為齊君。
一集解。賈逵曰。「連稱、管至父皆齊大夫。」杜預曰。「臨淄縣西有地名葵丘。」 索隱。杜預曰「臨淄西有地名葵丘」。又桓三十五年會諸侯於葵丘、當魯僖公九年、杜預曰「陳留外黃縣東有葵丘」。不同者、蓋葵丘有兩處、杜意以戍葵丘當不遠出齊境、故引臨淄縣西之葵丘。若三十五年會諸侯於葵丘、杜氏又以不合在本國、故引外黃東葵丘為注、所以不同爾。
二集解。服虔曰。「瓜時、七月。及瓜謂後年瓜時。」
三集解。服虔曰。「為妾在宮也。」
四集解。王肅曰。「候公之閒隙。」
五集解。賈逵曰。「齊地也。」 正義。音扶云反。
六集解。杜預曰。「樂安博昌縣南有地名貝丘。」 索隱。左傳作「貝丘」也。 正義。左傳云「齊襄公田于貝丘、墜車傷足」、卽此也。
七集解。服虔曰。「公見彘、從者乃見彭生、鬼改形為豕也。」
八正義。非佛反、下同。茀、主履者也。
九正義。音瘡。
桓公元年春、齊君無知游於雍林。一雍林人嘗有怨無知、及其往游、雍林人襲殺無知、告齊大夫曰。「無知弒襄公自立、臣謹行誅。唯大夫更立公子之當立者、唯命是聽。」
一集解。賈逵曰。「渠丘大夫也。」 索隱。亦有本作「雍廩」。賈逵曰「渠丘大夫」。左傳云「雍廩殺無知」、杜預曰「雍廩、齊大夫」。此云「游雍林、雍林人嘗有怨無知、遂襲殺之」、蓋以雍林為邑名、其地有人殺無知。賈言「渠丘大夫」者、渠丘邑名、雍林為渠丘大夫也。
初、襄公之醉殺魯桓公、通其夫人、殺誅數不當、淫於婦人、數欺大臣、羣弟恐禍及、故次弟糾奔魯。其母魯女也。管仲、召忽傅之。次弟小白奔莒、鮑叔傅之。小白母、衞女也、有寵於釐公。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傒。一及雍林人殺無知、議立君、高、國先陰召小白於莒。魯聞無知死、亦發兵送公子糾、而使管仲別將兵遮莒道、射中小白帶鉤。小白詳死、孫守真按。詳=佯、字形結構換部首。管仲使人馳報魯。魯送糾者行益遲、六日至齊、則小白已入、高傒立之、是為桓公。
一集解。賈逵曰。「齊正卿高敬仲也。」 正義。傒音奚。
桓公之中鉤、詳死以誤管仲、已而載溫車中馳行、亦有高、國內應、故得先入立、發兵距魯。秋、與魯戰于乾時、一魯兵敗走、齊兵掩絕魯歸道。齊遺魯書曰。。「子糾兄弟、弗忍誅、請魯自殺之。召忽、管仲讎也、請得而甘心醢之。不然、將圍魯。」魯人患之、遂殺子糾于笙瀆。二召忽自殺、管仲請囚。桓公之立、發兵攻魯、心欲殺管仲。鮑叔牙曰。「臣幸得從君、君竟以立。君之尊、臣無以增君。君將治齊、卽高傒與叔牙足也。君且欲霸王、非管夷吾不可。夷吾所居國國重、不可失也。」於是桓公從之。乃詳為召管仲欲甘心、實欲用之。管仲知之、故請往。鮑叔牙迎受管仲、及堂阜而脫桎梏、三齋祓而見桓公。桓公厚禮以為大夫、任政。
一集解。杜預曰。「乾時、齊地也。時水在樂安界、岐流、旱則涸竭、故曰乾時。」
二集解。賈逵曰。「魯地句瀆也。」 索隱。賈逵云「魯地句瀆」。又按。鄒誕生本作「莘瀆」、莘笙聲相近。笙如字、瀆音豆。論語作「溝瀆」、蓋後代聲轉而字異、故諸文不同也。
三集解。賈逵曰。「堂阜、魯北境。」杜預曰。「堂阜、齊地。東莞蒙陰縣西北有夷吾亭、或曰鮑叔解夷吾縛於此、因以為名也。」
桓公旣得管仲、與鮑叔、隰朋、一高傒修齊國政、連五家之兵、二設輕重魚鹽之利、三以贍貧窮、祿賢能、齊人皆說。
一集解。徐廣曰。「或作『崩』也。」
二集解。國語曰。「管子制國五家為軌、十軌為里、四里為連、十連為鄕、以為軍令。」
三索隱。按。管子有理人輕重之法七篇。輕重謂錢也。又有捕魚、煮鹽法也。
二年、伐滅郯、一郯子奔莒。初、桓公亡時、過郯、郯無禮、故伐之。
一集解。徐廣曰。「一作『譚』。」 索隱。據春秋、魯莊十年「齊師滅譚」是也。杜預曰「譚國在濟南平陵縣西南」。然此郯乃東海郯縣、蓋亦不當作「譚」字也。
五年、伐魯、魯將師敗。魯莊公請獻遂邑以平、一桓公許、與魯會柯而盟。二魯將盟、曹沬以匕首劫桓公於壇上、三曰。「反魯之侵地。」桓公許之。已而曹沬去匕首、北面就臣位。桓公後悔、欲無與魯地而殺曹沬。管仲曰。「夫劫許之而倍信殺之、四愈一小快耳、而弃信於諸侯、失天下之援、不可。」於是遂與曹沬三敗所亡地於魯。諸侯聞之、皆信齊而欲附焉。七年、諸侯會桓公於甄、五而桓公於是始霸焉。
一集解。杜預曰。「遂在濟北蛇丘縣東北。」
二集解。杜預曰。「此柯今濟北東阿、齊之阿邑、猶祝柯今為祝阿。」
三集解。何休曰。「土基三尺、階三等、曰壇。會必有壇者、為升降揖讓、稱先君以相接也。」
四集解。徐廣曰。「一云已許之而背信殺劫也。」
五集解。杜預曰。「甄、衞地、今東郡甄城也。」
十四年、陳厲公子完、一號敬仲、來奔齊。齊桓公欲以為卿、讓。於是以為工正。二田成子常之祖也。
一正義。音桓。
二集解。賈逵曰。「掌百工。」
二十三年、山戎伐燕、一燕告急於齊。齊桓公救燕、遂伐山戎、至于孤竹而還。燕莊公遂送桓公入齊境。桓公曰。「非天子、諸侯相送不出境、吾不可以無禮於燕。」於是分溝割燕君所至與燕、命燕君復修召公之政、納貢于周、如成康之時。諸侯聞之、皆從齊。
一集解。服虔曰。「山戎、北狄、蓋今鮮卑也。」何休曰。「山戎者、戎中之別名也。」
二十七年、魯湣公母曰哀姜、桓公女弟也。哀姜淫於魯公子慶父、慶父弒湣公、哀姜欲立慶父、魯人更立釐公。一桓公召哀姜、殺之。
一集解。徐廣曰。「史記『僖』字皆作『釐』。」
二十八年、衞文公有狄亂、告急於齊。齊率諸侯城楚丘一而立衞君。
一集解。賈逵曰。「衞地也。」 索隱。杜預曰。「不言城衞、衞未遷。」楚丘在濟陰城武縣南、卽今之衞南縣。
二十九年、桓公與夫人蔡姬戲船中。蔡姬習水、蕩公、一公懼、止之、不止、出船、怒、歸蔡姬、弗絕。蔡亦怒、嫁其女。桓公聞而怒、興師往伐。
一集解。賈逵曰。「蕩、搖也。」
三十年春、齊桓公率諸侯伐蔡、蔡潰。一遂伐楚。楚成王興師問曰。「何故涉吾地。」管仲對曰。「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。『五侯九伯、若實征之、以夾輔周室。』二賜我先君履、三東至海、西至河、南至穆陵、北至無棣。楚貢包茅不入、王祭不具、四是以來責。昭王南征不復、是以來問。」五楚王曰。「貢之不入、有之、寡人罪也、敢不共乎。昭王之出不復、君其問之水濱。」六齊師進次于陘。七夏、楚王使屈完將兵扞齊、齊師退次召陵。八桓公矜屈完以其衆。屈完曰。「君以道則可。若不、則楚方城以為城、九江、漢以為溝、君安能進乎。」乃與屈完盟而去。過陳、陳袁濤塗詐齊、令出東方、覺。秋、齊伐陳。一〇是歲、晉殺太子申生。
一集解。服虔曰。「民逃其上曰潰也。」
二集解。左傳曰。「周公、太公股肱周室、夾輔成王也。」
三集解。杜預曰。「所踐履之界。」
四集解。賈逵曰。「包茅、菁茅包匭之也、以供祭祀。」杜預曰。「尚書『包匭菁茅』、茅之為異未審。」
五集解。服虔曰。「周昭王南巡狩、涉漢未濟、船解而溺昭王、王室諱之、不以赴、諸侯不知其故、故桓公以為辭責問楚也。」 索隱。宋衷云。「昭王南伐楚、辛由靡為右、涉漢中流而隕、由靡逐王、遂卒不復、周乃侯其後于西翟。」
六集解。杜預曰。「昭王時漢非楚境、故不受罪。」
七集解。杜預曰。「陘、楚地、潁川召陵縣南有陘亭。」左傳曰。「凡師一宿為舍、再宿為信、過信為次。」
八集解。杜預曰。「召陵、潁川縣。」
九集解。服虔曰。「方城山在漢南。」韋昭曰。「方城、楚北之阨塞。」杜預曰「方城山在南陽葉縣南」是也。 索隱。按。地理志葉縣南有長城、號曰方城、則杜預、韋昭說為得、而服氏云在漢南、未知有何憑據。
一〇集解。左傳曰。「討不忠也。」
三十五年夏、會諸侯于葵丘。一周襄王使宰孔賜桓公文武胙、彤弓矢、大路、二命無拜。桓公欲許之、管仲曰「不可」、乃下拜受賜。三秋、復會諸侯於葵丘、益有驕色。周使宰孔會。諸侯頗有叛者。四晉侯病、後、遇宰孔。宰孔曰。「齊侯驕矣、弟無行。」從之。是歲、晉獻公卒、里克殺奚齊、卓子、五秦穆公以夫人入公子夷吾為晉君。桓公於是討晉亂、至高梁、六使隰朋立晉君、還。
一集解。杜預曰。「陳留外黃縣東有葵丘也。」
二集解。賈逵曰。「大路、諸侯朝服之車、謂之金路。」
三集解。韋昭曰。「下堂拜賜也。」
四集解。公羊傳曰。「葵丘之會、桓公震而矜之、叛者九國。」
五集解。徐廣曰。「史記『卓』多作『悼』。」 正義。卓、丑角反。
六集解。服虔曰。「晉地也。」杜預曰。「在平陽縣西南。」
是時周室微、唯齊、楚、秦、晉為彊。晉初與會、一獻公死、國內亂。秦穆公辟遠、不與中國會盟。楚成王初收荆蠻有之、夷狄自置。唯獨齊為中國會盟、而桓公能宣其德、故諸侯賓會。於是桓公稱曰。「寡人南伐至召陵、望熊山。北伐山戎、離枝、孤竹。二西伐大夏、涉流沙。三束馬懸車登太行、至卑耳山四而還。諸侯莫違寡人。寡人兵車之會三、五乘車之會六、六九合諸侯、一匡天下。七昔三代受命、有何以異於此乎。吾欲封泰山、禪梁父。」管仲固諫、不聽。乃說桓公以遠方珍怪物至乃得封、桓公乃止。
一正義。與音預、下同。
二集解。地理志曰令支縣有孤竹城、疑離枝卽令支也、令離聲相近。應劭曰。「令音鈴。」鈴離聲亦相近。管子亦作「離」字。 索隱。離枝音零支、又音令祗、又如字。離枝、孤竹、皆古國名。秦以離枝為縣、故地理志遼西令支縣有孤竹城。爾雅曰「孤竹、北戶、西王母、日下謂之四荒」也。
三正義。大夏、幷州晉陽是也。
四正義。卑音壁。劉伯莊及韋昭並如字。
五正義。左傳云魯莊十三年、會北杏以平宋亂。僖四年、侵蔡、遂伐楚。六年、伐鄭、圍新城也。
六正義。左傳云魯莊十四年、會于鄄。十五年、又會鄄。十六年、同盟于幽。僖五年、會首止。八年、盟于洮。九年、會葵丘是也。
七正義。匡、正也。一匡天下、謂定襄王為太子之位也。
三十八年、周襄王弟帶與戎、翟合謀伐周、齊使管仲平戎於周。周欲以上卿禮管仲、管仲頓首曰。「臣陪臣、安敢。」三讓、乃受下卿禮以見。三十九年、周襄王弟帶來奔齊。齊使仲孫請王、為帶謝。襄王怒、弗聽。
四十一年、秦穆公虜晉惠公、復歸之。是歲、管仲、隰朋皆卒。一管仲病、桓公問曰。「羣臣誰可相者。」管仲曰。「知臣莫如君。」公曰。「易牙如何。」二對曰。「殺子以適君、非人情、不可。」公曰。「開方如何。」對曰。「倍親以適君、非人情、難近。」三公曰。「豎刀如何。」四對曰。「自宮以適君、非人情、難親。」管仲死、而桓公不用管仲言、卒近用三子、三子專權。
一正義。括地志云。「管仲冢在靑州臨淄縣南二十一里牛山上、與桓公冢連。隰朋墓在靑州臨淄縣東北七里也。」
二正義。卽雍巫也。賈逵云。「雍巫、雍人名巫、易牙也。」
三集解。管仲曰。「衞公子開方去其千乘之太子而臣事君也。」
四正義。刀、鳥條反。顏師古云。「豎刀、易牙皆齊桓公臣。管仲有病、桓公往問之、曰。『將何以敎寡人。』管仲曰。『願君遠易牙、豎刀。』公曰。『易牙烹其子以快寡人、尚可疑邪。』對曰。『人之情非不愛其子也、其子之忍、又將何愛於君。』孫守真按。愛惜、同義複詞。單字想複詞。公曰。『豎刀自宮以近寡人、猶尚疑邪。』對曰。『人之情非不愛其身也、其身之忍、又將何有於君。』公曰。『諾。』管仲遂盡逐之、而公食不甘心不怡者三年。公曰。『仲父不已過乎。』於是皆卽召反。明年、公有病、易牙、豎刀相與作亂、塞宮門、築高牆、不通人。有一婦人踰垣入至公所。公曰。『我欲食。』婦人曰。『吾無所得。』公曰。『我欲飲。』婦人曰。『吾無所得。』公曰。『何故。』曰。『易牙、豎刀相與作亂。塞宮門、築高牆、不通人、故無所得。』公慨然歎、涕出、曰。『嗟乎、聖人所見豈不遠哉。若死者有知、我將何面目見仲父乎。』蒙衣袂而死乎壽宮。蟲流於戶、蓋以楊門之扇、二月不葬也。」
四十二年、戎伐周、周告急於齊、齊令諸侯各發卒戍周。是歲、晉公子重耳來、桓公妻之。
四十三年。初、齊桓公之夫人三。曰王姬、徐姬、一蔡姬、皆無子。桓公好內、二多內寵、如夫人者六人、長衞姬、生無詭。三少衞姬、生惠公元。鄭姬、生孝公昭。葛嬴、生昭公潘。密姬生懿公商人。宋華子四生公子雍。桓公與管仲屬孝公於宋襄公、以為太子。雍巫五有寵於衞共姬、因宦者豎刀以厚獻於桓公、亦有寵、桓公許之立無詭。六管仲卒、五公子皆求立。冬十月乙亥、齊桓公卒。易牙入、與豎刀因內寵殺羣吏、七而立公子無詭為君。太子昭奔宋。
一索隱。按。系本徐、嬴姓。禮、婦人稱國及姓、今此言「徐姬」者、然姬是衆妾之總稱、故漢祿秩令云「姬妾數百」。婦人亦總稱姬、姬亦未必盡是姓也。
二集解。服虔曰。「內、婦官也。」
三索隱。左傳作「無虧」也。
四集解。賈逵曰。「宋華氏之女、子姓。」
五集解。賈逵曰。「雍巫、雍人、名巫、易牙字。」 索隱。賈逵以雍巫為易牙、未知何據。按。管子有棠巫、恐與雍巫是一人也。
六集解。杜預曰。「易牙旣有寵於公、為長衞姬請立。」
七集解。服虔曰。「內寵如夫人者六人。羣吏、諸大夫也。」杜預曰。「內寵、內官之有權寵者。」
桓公病、五公子各樹黨爭立。及桓公卒、遂相攻、以故宮中空、莫敢棺。一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、尸蟲出于戶。孫守真按。尸=屍、字形結構換部首部件耳。十二月乙亥、無詭立、乃棺赴。辛巳夜、斂殯。二
一正義。音古患反。
二集解。徐廣曰。「斂、一作『臨』也。」
桓公十有餘子、要其後立者五人。無詭立三月死、無謚。次孝公。次昭公。次懿公。次惠公。孝公元年三月、宋襄公率諸侯兵送齊太子昭而伐齊。齊人恐、殺其君無詭。齊人將立太子昭、四公子之徒攻太子、太子走宋、宋遂與齊人四公子戰。五月、宋敗齊四公子師而立太子昭、是為齊孝公。宋以桓公與管仲屬之太子、故來征之。以亂故、八月乃葬齊桓公。一
一集解。皇覽曰。「桓公冢在臨菑城南七里所菑水南。」 正義。括地志云。「齊桓公墓在臨菑縣南二十一里牛山上、亦名鼎足山、一名牛首堈、一所二墳。晉永嘉末、人發之、初得版、次得水銀池、有氣不得入、經數日、乃牽犬入中、得金蠶數十薄、珠襦、玉匣、繒綵、軍器不可勝數。又以人殉葬、骸骨狼藉也。」
六年春、齊伐宋、以其不同盟于齊也。一夏、宋襄公卒。七年、晉文公立。
一集解。服虔曰。「魯僖公十九年、諸侯盟于齊、以無忘桓公之德。宋襄公欲行霸道、不與盟、故伐之。」
十年、孝公卒、孝公弟潘因衞公子開方殺孝公子而立潘、是為昭公。昭公、桓公子也、其母曰葛嬴。
昭公元年、晉文公敗楚於城濮、一而會諸侯踐土、朝周、天子使晉稱伯。二六年、翟侵齊。晉文公卒。秦兵敗於殽。十二年、秦穆公卒。
一正義。賈逵云。「衞地也。」
二正義。音霸。
十九年五月、昭公卒、子舍立為齊君。舍之母無寵於昭公、國人莫畏。昭公之弟商人以桓公死爭立而不得、陰交賢士、附愛百姓、百姓說。及昭公卒、子舍立、孤弱、卽與衆十月卽墓上弒齊君舍、而商人自立、是為懿公。懿公、桓公子也、其母曰密姬。
懿公四年春、初、懿公為公子時、與丙戎一之父獵、爭獲不勝、及卽位、斷丙戎父足、二而使丙戎僕。三庸職之妻好、四公內之宮、使庸職驂乘。五月、懿公游於申池、五二人浴、戲。職曰。「斷足子。」戎曰。「奪妻者。」二人俱病此言、乃怨。謀與公游竹中、二人弒懿公車上、棄竹中而亡去。
一索隱。左傳「丙」作「邴」、邴歜也。
二正義。左傳云「乃掘而別之」、杜預云「斷其尸足也」。
三集解。賈逵曰。「僕、御也。」
四索隱。左傳作「閻職」、此言「庸職」。不同者、傳所云「閻」、姓。「職」、名也。此言「庸職」、庸非姓、蓋謂受顧織之妻、史意不同、字則異耳。 正義。國語及左傳作「閻職」。
五集解。杜預曰。「齊南城西門名申門。齊城無池、唯此門左右有池、疑此是也。」左思齊都賦注曰。「申池、海濱齊藪也。」
懿公之立、驕、民不附。齊人廢其子而迎公子元於衞、立之、是為惠公。惠公、桓公子也。其母衞女、曰少衞姬、避齊亂、故在衞。
惠公二年、長翟來、一王子城父攻殺之、二埋之於北門。晉趙穿弒其君靈公。
一集解。穀梁傳曰。「身橫九畝、斷其首而載之、眉見於軾。」
二集解。賈逵曰。「王子城父、齊大夫。」
十年、惠公卒、子頃公無野立。一初、崔杼有寵於惠公、惠公卒、高、國畏其偪也、逐之、崔杼奔衞。
一正義。頃音傾。
頃公元年、楚莊王彊、伐陳。二年、圍鄭、鄭伯降、已復國鄭伯。
六年春、晉使郤克於齊、齊使夫人帷中而觀之。郤克上、夫人笑之。郤克曰。「不是報、不復涉河。」歸、請伐齊、晉侯弗許。齊使至晉、郤克執齊使者四人河內、殺之。八年。晉伐齊、齊以公子彊質晉、晉兵去。十年春、齊伐魯、衞。魯、衞大夫如晉請師、皆因郤克。一晉使郤克以車八百乘二為中軍將、士燮將上軍、欒書將下軍、以救魯、衞、伐齊。六月壬申、與齊侯兵合靡笄下。三癸酉、陳于鞍。四逄丑父五為齊頃公右。頃公曰。「馳之、破晉軍會食。」射傷郤克、流血至履。克欲還入壁、其御曰。「我始入、再傷、不敢言疾、恐懼士卒、願子忍之。」遂復戰。戰、齊急、丑父恐齊侯得、乃易處、頃公為右、車絓於木而止。六晉小將韓厥伏齊侯車前、曰「寡君使臣救魯、衞」、戲之。丑父使頃公下取飲、七因得亡、脫去、入其軍。晉郤克欲殺丑父。丑父曰。「代君死而見僇、後人臣無忠其君者矣。」克舍之、丑父遂得亡歸齊。於是晉軍追齊至馬陵。八齊侯請以寶器謝、九不聽。必得笑克者蕭桐叔子、一〇令齊東畝。一一對曰。「叔子、齊君母。齊君母亦猶晉君母、子安置之。且子以義伐而以暴為後、其可乎。」於是乃許、令反魯、衞之侵地。一二
一索隱。成二年左傳魯臧宜叔、衞孫桓子如晉、皆主於郤克是。
二集解。賈逵曰。「八百乘、六萬人。」
三集解。徐廣曰。「靡、一作『摩』。」賈逵曰。「靡笄、山名也。」 索隱。靡、如字。靡笄、山名、在濟南、與代地磨笄山不同。
四集解。服虔曰。「鞍、齊地名也。」
五集解。賈逵曰。「齊大夫。」
六正義。絓、胡卦反。止也。有所礙也。
七正義。左傳云「及華泉、驂絓於木而止。丑父使公下、如華泉取飲。鄭周父御佐車、苑茷為右、載齊侯獲免」也。
八集解。徐廣曰。「一作『陘』。」駰案。賈逵曰「馬陘、齊地也」。
九集解。左傳曰。「賂以紀甗、玉磬也。」
一〇集解。杜預曰。「桐叔、蕭君之字、齊侯外祖父。子、女也。難斥言其母、故遠言之。」賈逵曰。「蕭、附庸、子姓。」
一一集解。服虔曰。「欲令齊隴畝東行。」 索隱。壟畝東行、則晉車馬東向齊行易也。
一二正義。左傳云晉師及齊國、使齊人歸我汶陽之田也。
十一年、晉初置六卿、賞鞍之功。齊頃公朝晉、欲尊王晉景公、一晉景公不敢受、乃歸。歸而頃公弛苑囿、薄賦斂、振孤問疾、虛積聚以救民、民亦大說。厚禮諸侯。竟頃公卒、百姓附、諸侯不犯。
一索隱。王劭按。張衡曰「禮、諸侯朝天子執玉、旣授而反之。若諸侯自相朝、則不授玉」。齊頃公戰敗朝晉而授玉、是欲尊晉侯為王、太史公探其旨而言。今按。此文不云「授玉」、王氏之說復何所依、聊記異耳。
十七年、頃公卒、一子靈公環立。
一集解。皇覽曰。「頃公冢近呂尚冢。」
靈公九年、晉欒書弒其君厲公。十年、晉悼公伐齊、齊令公子光質晉。十九年、立子光為太子、高厚傅之、令會諸侯盟於鍾離。一二十七年、晉使中行獻子伐齊。二齊師敗、靈公走入臨菑。晏嬰止靈公、靈公弗從。曰。「君亦無勇矣。」晉兵遂圍臨菑、臨菑城守不敢出、晉焚郭中而去。
一正義。括地志云。「鍾離故城在沂州承縣界。」
二索隱。荀偃祖林父代為中行、後改姓為中行氏。獻子名偃。
二十八年、初、靈公取魯女、生子光、以為太子。仲姬、戎姬。戎姬嬖、仲姬生子牙、屬之戎姬。戎姬請以為太子、公許之。仲姬曰。「不可。光之立、列於諸侯矣、一今無故廢之、君必悔之。」公曰。「在我耳。」遂東太子光、二使高厚傅牙為太子。靈公疾、崔杼迎故太子光而立之、是為莊公。莊公殺戎姬。五月壬辰、靈公卒、莊公卽位、執太子牙於句竇之丘、殺之。八月、崔杼殺高厚。晉聞齊亂、伐齊、至高唐。三
一集解。服虔曰。「數從諸侯征伐盟會。」
二集解。賈逵曰。「徙之東垂也。」
三集解。杜預曰。「高唐在祝阿縣西北。」
莊公三年、晉大夫欒盈一奔齊、莊公厚客待之。晏嬰、田文子諫、公弗聽。四年、齊莊公使欒盈閒入晉曲沃二為內應、以兵隨之、上太行、入孟門。三欒盈敗、齊兵還、取朝歌。四
一集解。徐廣曰。「史記多作『逞』。」
二集解。賈逵曰。「欒盈之邑。」
三集解。賈逵曰。「孟門、太行皆晉山隘也。」 索隱。孟門山在朝歌東北。太行山在河內溫縣西。
四集解。賈逵曰。「晉邑。」
六年、初、棠公妻好、一棠公死、崔杼取之。莊公通之、數如崔氏、以崔杼之冠賜人。待者曰。「不可。」崔杼怒、因其伐晉、欲與晉合謀襲齊而不得閒。莊公嘗笞宦者賈舉、賈舉復侍、為崔杼閒公二以報怨。五月、莒子朝齊、齊以甲戌饗之。崔杼稱病不視事。乙亥、公問崔杼病、遂從崔杼妻。崔杼妻入室、與崔杼自閉戶不出、公擁柱而歌。三宦者賈舉遮公從官而入、閉門、崔杼之徒持兵從中起。公登臺而請解、不許。請盟、不許。請自殺於廟、不許。皆曰。「君之臣杼疾病、不能聽命。四近於公宮。五陪臣爭趣有淫者、六不知二命。」七公踰牆、射中公股、公反墜、遂弒之。晏嬰立崔杼門外、八曰。「君為社稷死則死之、為社稷亡則亡之。九若為己死己亡、非其私暱、誰敢任之。」一〇門開而入、枕公尸而哭、三踊而出。人謂崔杼。「必殺之。」崔杼曰。「民之望也、舍之得民。」一一
一集解。賈逵曰。「棠公、齊棠邑大夫。」
二集解。服虔曰。「伺公閒隙。」 正義。閒音閑、又如字。
三集解。服虔曰。「公以為姜氏不知己在外、故歌以命之也。一曰公自知見欺、恐不得出、故歌以自悔。」
四集解。服虔曰。「言不能親聽公命。」
五集解。服虔曰。「崔杼之宮近公宮、淫者或詐稱公。」
六集解。徐廣曰。「爭、一作『扞』。」 索隱。左傳作「扞趣」。此為「爭趣」者、是太史公變左氏之文。言陪臣但爭趣投有淫者耳、更不知他命也。
七集解。杜預曰。「言得淫人、受崔子命討之、不知他命也。」
八集解。賈逵曰。「聞難而來。」
九集解。服虔曰。「謂以公義為社稷死亡也。如是者、臣亦隨之死亡。」
一〇集解。服虔曰。「言君自以己之私欲取死亡之禍、則私近之臣所當任也。」杜預曰。「私暱、所親愛也。非所親愛、無為當其禍也。」
一一集解。服虔曰。「置之、所以得人心。」
丁丑、崔杼立莊公異母弟杵臼、一是為景公。景公母、魯叔孫宣伯女也。景公立、以崔杼為右相、慶封為左相。二相恐亂起、乃與國人盟曰。「不與崔慶者死。」晏子仰天曰。「嬰所不(獲)唯忠於君利社稷者是從。」不肯盟。慶封欲殺晏子、崔杼曰。「忠臣也、舍之。」齊太史書曰「崔杼弒莊公」、崔杼殺之。其弟復書、崔杼復殺之。少弟復書、崔杼乃舍之。
一集解。徐廣曰。「史記多作『箸臼』。」
景公元年、初、崔杼生子成及彊、其母死、取東郭女、生明。東郭女使其前夫子無咎與其弟偃一相崔氏。成有罪、二二相急治之、立明為太子。成請老於崔(杼)、崔杼許之、二相弗聽、曰。「崔、宗邑、不可。」三成、彊怒、告慶封。四慶封與崔杼有郤、欲其敗也。成、彊殺無咎、偃於崔杼家、家皆奔亡。崔杼怒、無人、使一宦者御、見慶封。慶封曰。「請為子誅之。」使崔杼仇盧蒲嫳五攻崔氏、殺成、彊、盡滅崔氏、崔杼婦自殺。崔杼毋歸、六亦自殺。慶封為相國、專權。
一正義。杜預云。「東郭偃、東郭姜之弟也。」
二正義。左傳云成有疾而廢之。杜預云有惡疾也。
三集解。杜預曰。「濟南東朝陽縣西北有崔氏城也。」
四正義。左傳云成彊告慶封曰。「夫子身亦子所知也、唯無咎與偃是從、父兄莫能進矣。恐害夫子、敢以告。」慶封曰。「苟利夫子、必去之、難吾助汝。」乃殺東郭偃、棠無咎於崔氏朝也。其妻及崔杼皆縊死、崔明奔魯。
五集解。賈逵曰。「嫳、齊大夫慶封之屬。」
六索隱。毋音無也。
三年十月、慶封出獵。初、慶封已殺崔杼、益驕、嗜酒好獵、不聽政令。慶舍用政、一已有內郤。田文子謂桓子曰。「亂將作。」田、鮑、高、欒氏相與謀慶氏。慶舍發甲圍慶封宮、四家徒共擊破之。慶封還、不得入、奔魯。齊人讓魯、封奔吳。吳與之朱方、聚其族而居之、富於在齊。其秋、齊人徙葬莊公、僇崔杼尸於市以說衆。
一集解。服虔曰。「舍、慶封之子也。生傳其職政與子。」
九年、景公使晏嬰之晉、與叔向私語曰。「齊政卒歸田氏。田氏雖無大德、以公權私、有德於民、民愛之。」十二年、景公如晉、見平公、欲與伐燕。十八年、公復如晉、見昭公。二十六年、獵魯郊、因入魯、與晏嬰俱問魯禮。三十一年、魯昭公辟季氏難、奔齊。齊欲以千社封之、一子家止昭公、昭公乃請齊伐魯、取鄆二以居昭公。
一集解。賈逵曰。「二十五家為一社。千社、二萬五千家也。」
二正義。鄆、鄆城也。
三十二年、彗星見。景公坐柏寢、嘆曰。「堂堂。誰有此乎。」一羣臣皆泣、晏子笑、公怒。晏子曰。「臣笑羣臣諛甚。」景公曰。「彗星出東北、當齊分野、寡人以為憂。」晏子曰。「君高臺深池、賦斂如弗得、刑罰恐弗勝、茀星二將出、彗星三何懼乎。」公曰。「可禳否。」晏子曰。「使神可祝而來、四亦可禳而去也。百姓苦怨以萬數、而君令一人禳之、安能勝衆口乎。」是時景公好治宮室、聚狗馬、奢侈、厚賦重刑、故晏子以此諫之。
一集解。服虔曰。「景公自恐德薄不能久享齊國、故曰『誰有此』也。」
二正義。茀音佩。謂客星侵近邊側欲相害。
三正義。彗、息歲反。若帚形、見、其境有亂也。
四正義。祝音章受反。
四十二年、吳王闔閭伐楚、入郢。
四十七年、魯陽虎攻其君、不勝、奔齊、請齊伐魯。鮑子諫景公、乃囚陽虎。陽虎得亡、奔晉。
四十八年、與魯定公好會夾谷。一犂鉏二曰。「孔丘知禮而怯、請令萊人為樂、三因執魯君、可得志。」景公害孔丘相魯、懼其霸、故從犂鉏之計。方會、進萊樂、孔子歷階上、使有司執萊人斬之、以禮讓景公。景公慙、乃歸魯侵地以謝、而罷去。是歲、晏嬰卒。
一集解。服虔曰。「東海祝其縣是也。」
二索隱。且、卽餘反。卽犂彌也。
三集解。杜預曰。「萊人、齊所滅萊夷。」
五十五年、范、中行反其君於晉、晉攻之急、來請粟。田乞欲為亂、樹黨於逆臣、說景公曰。「范、中行數有德於齊、不可不救。」及使乞救而輸之粟。
五十八年夏、景公夫人燕姬適子死。景公寵妾芮姬生子荼、一荼少、其母賤、無行、諸大夫恐其為嗣、乃言願擇諸子長賢者為太子。景公老、惡言嗣事、又愛荼母、欲立之、憚發之口、乃謂諸大夫曰。「為樂耳、國何患無君乎。」秋、景公病、命國惠子、高昭子二立少子荼為太子、逐羣公子、遷之萊。三景公卒、四太子荼立、是為晏孺子。冬、未葬、而羣公子畏誅、皆出亡。荼諸異母兄公子壽、五駒、黔六奔衞、七公子駔、八陽生奔魯。九萊人歌之曰。「景公死乎弗與埋、三軍事乎弗與謀、一〇師乎師乎、胡黨之乎。」一一
一索隱。左傳曰「鬻姒之子荼嬖」、則荼母姓姒。此作「芮姬」、不同也。譙周依左氏作「鬻姒」、鄒誕生本作「芮姁」。姁音五句反。
二集解。杜預曰。「惠子、國夏也。昭子、高張也。」
三集解。服虔曰。「萊、齊東鄙邑。」
四集解。皇覽曰。「景公冢與桓公冢同處。」
五索隱。一作「嘉」。
六正義。三公子。
七集解。徐廣曰。「一云『壽、黔奔衞』。」 索隱。三人奔衞。
八索隱。左傳作「鉏」。
九索隱。二人奔魯、凡五公子也。
一〇集解。服虔曰。「萊人見五公子遠遷鄙邑、不得與景公葬埋之事及國三軍之謀、故愍而歌。」杜預曰。「稱謚、蓋葬後而為此歌、哀羣公子失所也。」
一一集解。服虔曰。「師、衆也。黨、所也。言公子徒衆何所適也。」
晏孺子元年春、田乞偽事高、國者、每朝、乞驂乘、言曰。「子得君、大夫皆自危、欲謀作亂。」又謂諸大夫曰。「高昭子可畏、及未發、先之。」大夫從之。六月、田乞、鮑牧乃與大夫以兵入公宮、攻高昭子。昭子聞之、與國惠子救公。公師敗、田乞之徒追之、國惠子奔莒、遂反殺高昭子。晏圉奔魯。一八月、齊秉意茲。二田乞敗二相、乃使人之魯召公子陽生。陽生至齊、私匿田乞家。十月戊子、田乞請諸大夫曰。「常之母有魚菽之祭、三幸來會飲。」會飲、田乞盛陽生橐中、置坐中央、發橐出陽生、曰。「此乃齊君矣。」大夫皆伏謁。將與大夫盟而立之、鮑牧醉、乞誣大夫曰。「吾與鮑牧謀共立陽生。」鮑牧怒曰。「子忘景公之命乎。」諸大夫相視欲悔、陽生前、頓首曰。「可則立之、否則已。」鮑牧恐禍起、乃復曰。「皆景公子也、何為不可。」乃與盟、立陽生、是為悼公。悼公入宮、使人遷晏孺子於駘、四殺之幕下、而逐孺子母芮子。芮子故賤而孺子少、故無權、國人輕之。
一集解。賈逵曰。「圉、晏嬰之子。」
二集解。徐廣曰。「左傳八月、齊邴意茲奔魯。」
三集解。何休曰。「齊俗、婦人首祭事。言魚豆者、示薄陋無所有也。」
四集解。賈逵曰。「齊邑。」
悼公元年、齊伐魯、取讙、闡。一初、陽生亡在魯、季康子以其妹妻之。及歸卽位、使迎之。季姬與季魴侯通、二言其情、魯弗敢與、故齊伐魯、竟迎季姬。季姬嬖、齊復歸魯侵地。
一集解。杜預曰。「闡在東平剛縣北。」 索隱。二邑名。讙在今博城縣西南。杜預曰。「闡在東平剛縣北。」
二集解。杜預曰。「魴侯、康子叔父也。」
鮑子與悼公有郤、不善。四年、吳、魯伐齊南方。鮑子弒悼公、赴于吳。吳王夫差哭於軍門外三日、將從海入討齊。齊人敗之、吳師乃去。晉趙鞅伐齊、至賴而去。一齊人共立悼公子壬、是為簡公。二
一集解。服虔曰。「賴、齊邑。」
二集解。徐廣曰。「年表云簡公壬者、景公之子也。」
簡公四年春、初、簡公與父陽生俱在魯也、監止有寵焉。一及卽位、使為政。田成子憚之、驟顧於朝。二御鞅三言簡公曰。「田、監不可並也、君其擇焉。」四弗聽。子我夕、五田逆殺人、逢之、六遂捕以入。七田氏方睦、八使囚病而遺守囚者酒、九醉而殺守者、得亡。子我盟諸田於陳宗。一〇初、田豹欲為子我臣、一一使公孫言豹、一二豹有喪而止。後卒以為臣、一三幸於子我。子我謂曰。「吾盡逐田氏而立女、可乎。」對曰。「我遠田氏矣。一四且其違者不過數人一五、何盡逐焉。」遂告田氏。子行曰。「彼得君、弗先、必禍子。」一六子行舍於公宮。一七
一集解。賈逵曰。「闞止、子我也。」 索隱。監、左傳作「闞」、音苦濫反。闞在東平須昌縣東南也。
二集解。杜預曰。「心不安、故數顧也。」
三集解。賈逵曰。「鞅、齊大夫也。」 索隱。鞅、名也、為僕御之官、故曰御鞅、亦田氏之族。按。系本陳桓子無宇產子亹、亹產子獻、獻產鞅也。
四集解。杜預曰。「擇用一人也。」
五集解。服虔曰。「夕省事。」
六集解。服虔曰。「子我將往夕省事於君、而逢逆之殺人也。」杜預曰。「逆、子行。陳氏宗。」
七集解。杜預曰。「執逆入至於朝也。」
八集解。服虔曰。「陳常方欲謀有齊國、故和其宗族。」
九集解。服虔曰。「使陳逆詐病而遺也。」
一〇集解。服虔曰。「子我見陳逆得生出、而恐為陳氏所怨、故與盟而請和也。陳宗、宗長之家。」
一一集解。賈逵曰。「豹、陳氏族也。」
一二集解。賈逵曰。「公孫、齊大夫也。」杜預曰。「言、介達之意。」
一三集解。杜預曰。「終喪也。」
一四集解。服虔曰。「言我與陳氏宗疏遠也。」
一五集解。服虔曰。「違者、不從子我者。」
一六集解。服虔曰。「彼謂闞止也。子謂陳常也。」
一七集解。服虔曰。「止於公宮、為陳氏作內閒也。」
夏五月壬申、成子兄弟四乘如公。一子我在幄、二出迎之、遂入、閉門。三宦者禦之、四子行殺宦者。五公與婦人飲酒於檀臺、六成子遷諸寢。七公執戈將擊之、八太史子餘九曰。「非不利也、將除害也。」一〇成子出舍于庫、一一聞公猶怒、將出、一二曰。「何所無君。」子行拔劍曰。「需、事之賊也。一三誰非田宗。一四所不殺子者有如田宗。」一五乃止。子我歸、屬徒一六攻闈與大門、一七皆弗勝、乃出。田氏追之。豐丘人執子我以告、一八殺之郭關。一九成子將殺大陸子方、二〇田逆請而免之。以公命取車於道、二一出雍門。二二田豹與之車、弗受、曰。「逆為余請、豹與余車、余有私焉。事子我而有私於其讎、何以見魯、衞之士。」二三
一集解。服虔曰。「成子兄弟八人、二人共一乘、故曰四乘。」 索隱。服虔曰。「成子兄弟八人、二人共乘一車、故四乘。」按系本、陳僖子乞產成子常、簡子齒、宣子其夷、穆子安、廩丘子(尚)毉茲、芒子盈、惠子得、凡七人。杜預又取昭子莊以充八人之數。按系本、昭子是桓子之子、成子之叔父、又不名莊、彊相證會、言四乘有八人耳。今按。田完系家云田常兄弟四人如公宮、與此事同。今此唯稱四乘、不云人數、知四乘謂兄弟四人乘車而入、非二人共車也。然其昆弟三人不見者、蓋時或不在、不同入公宮、不可彊以四乘為八人、添叔父為兄弟之數。服、杜殊失也。
二集解。杜預曰。「幄、帳也、聽政之處也。」
三集解。服虔曰。「成子兄弟見子我出、遂突入、反閉門、子我不得復入。」
四集解。服虔曰。「閹豎以兵禦陳氏。」
五集解。服虔曰。「舍於公宮、故得殺之。」
六集解。服虔曰。「當陳氏入時、飲酒於此臺。」
七集解。服虔曰。「欲徙公令居寢也。」
八集解。杜預曰。「疑其作亂也。」
九集解。服虔曰。「齊大夫。」
一〇集解。杜預曰。「言將為公除害也。」
一一集解。杜預曰。「以公怒故也。」
一二集解。服虔曰。「出奔也。」
一三集解。杜預曰。「言需疑則害事。」
一四集解。杜預曰。「言陳氏宗族衆多。」
一五集解。杜預曰。「言子若欲出、我必殺子、明如陳宗。」
一六集解。服虔曰。「會徒衆。」
一七集解。宮中之門曰闈。大門、公門也。
一八集解。賈逵曰。「豐丘、陳氏邑也。」
一九集解。服虔曰。「齊關名。」
二〇集解。服虔曰。「子方、子我黨、大夫東郭賈也。」
二一集解。杜預曰。「子方取道中行人車。」
二二集解。杜預曰。「齊城門。」
二三集解。服虔曰。「子方將欲奔魯、衞也。」左傳曰。「東郭賈奔衞。」
庚辰、田常執簡公于俆州。一公曰。「余蚤從御鞅言、不及此。」甲午、田常弒簡公于俆州。田常乃立簡公弟驁、二是為平公。平公卽位、田常相之、專齊之政、割齊安平以東為田氏封邑三。
一集解。春秋作「舒州」。賈逵曰。「陳氏邑也。」 索隱。俆音舒、其字從人。左氏作「舒」、舒、陳氏邑。說文作「䣄」、䣄在薛縣。孫守真按。俆=䣄=舒、字形結構換部首部件耳。
二索隱。系本及譙周皆作「敬」、蓋誤也。
三集解。徐廣曰。「年表云平公之時、齊自是稱田氏。」 索隱。安平、齊邑。按。地理志涿郡有安平縣也。
平公八年、越滅吳。二十五年卒、子宣公積立。
宣公五十一年卒、子康公貸立。田會反廩丘。一
一索隱。田會、齊大夫。廩、邑名、東郡有廩丘縣也。
康公二年、韓、魏、趙始列為諸侯。十九年、田常曾孫田和始為諸侯、遷康公海濱。
二十六年、康公卒、呂氏遂絕其祀。田氏卒有齊國、為齊威王、彊於天下。
太史公曰。吾適齊、自泰山屬之琅邪、北被于海、膏壤二千里、其民闊達多匿知、其天性也。以太公之聖、建國本、桓公之盛、修善政、以為諸侯會盟、稱伯、不亦宜乎。洋洋哉、固大國之風也。
索隱述贊。太公佐周、實秉陰謀。旣表東海、乃居營丘。小白致霸、九合諸侯。及溺內寵、釁鍾蟲流。莊公失德、崔杼作仇。陳氏專政、厚貨輕收。悼、簡遘禍、田、闞非儔。渢渢餘烈、一變何由。孫守真按。渢=颯、字形結構換部首。